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紧急求助函》的事件目前已经平息,关于此事反映出的环保问题、供应体系问题的讨论还在热议。
首先还原下事情的经过,一家名为界龙的公司是舍弗勒的供应商,因环保问题被当地人民政府实施“断电停产、拆除相关生产设备”的处罚决定。由此引起的断货将导致49家汽车整车厂的200多个车型从9月19日开始陆续全面停产。另外,如果切换新的供应商,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理论上将造成中国汽车减产300多万辆,相当于3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损失。为此舍弗勒在函件中恳请政府有关部门能给界龙公司和自己一些缓冲时间。求助函曝光后,舍弗勒马上发表声明,称经多方接洽沟通,现已调动全球资源,妥善处理供应链事宜,目前对主机厂整车生产影响可控。
事件大致就是如此,从中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舍弗勒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大企业,其供应链体系建设不应该如此脆弱,如同求助函中所言,因一家上游供应商的突发情况就导致长达数月的断货,这点难以想象。第二,求助函与其说是在求助,看上去更有些“要挟”的感觉。舍弗勒的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集团、一汽-大众、长安福特、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等,如果真的发生断货,其预估的减产和经济损失恐怕不是空穴来风。这样的结果,想必哪个市、区政府都要引起高度重视,万不得已下必须要在环保和经济上二选一。第三,舍弗勒在紧急求助函网络大范围传播后不足12小时,就发布最新官方声明,声称影响可控,还特意加上一句,“始终为环保事业做着自己的努力。”这样一个时间点,让人不禁要揣测其紧急求助函的真实用意,而那句话也有种“此地无银”的感觉。
不管这件事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环保局也发了声。抛开一切外部干扰,政府尽责,企业履行义务,在环保这件事上算经济账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