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长城汽车耗资5.1亿元、历时多年建成的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在央视镜头下全景曝光首撞测试,长城用可视化安全验证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当下,这场试验,不仅展现了长城汽车全域安全防护体系的技术底蕴,更彰显了头部车企的责任担当。真正的科技,是为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防线,而不是吹嘘出来的空中楼阁。
一、 当智能驾驶沦为营销话术:一场危险的行业狂欢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千万,伴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汽车行业开始大力宣传“智能驾驶”这一概念。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的安全设计并没有跟上“智能座驾”的狂飙速度,汽车行业似乎进入到了一场危险的行业狂欢!
行业都在吹嘘智能驾驶,魏建军却冷静喊停,这种清醒才是真正尊重用户安全的体现。“有的行业里将自适应巡航宣传成智能驾驶,过度的夸张,我说不出来这话,我们一直强调‘人机共驾’,手不能离开方向盘。”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最新采访中直言。这位掌舵中国车企35年的“安全守门员”,正带领团队用一座耗资5.1亿元的“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为中国汽车工业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安全红线。
二、 5亿试验室里的“生死时速”:长城的安全哲学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两会期间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强调了“安全”作为智能驾驶发展的核心理念,并明确表示:“智能驾驶汽车首先要以安全为基础。”
长城汽车安全试验室位于股份园区西侧新能源汽车性能测试中心内,是首家整体布局完全自主设计的。采用五区八轨功能方案,分为ABCDE五个碰撞区,有8条微型牵引轨道,这里每天上演着价值百万的“生死测验”。最大满足单日3次高速、3次低速整车碰撞试验并行开展,年试验量可达到1500次。
在A区假人存放间和标定间,长城汽车现有正碰混三假人、Thor假人、侧碰ES2、WorldSID假人及儿童假人。假人的结构包括骨骼、皮肤、肌肉、传感器等。传感器采集人体运动及各部位的力学响应,通过数学公式计算伤害情况,以数据的形式将伤害情况表达出来,进而判段车辆安全性的精密仪器。长城现有假人34个,单价最高超1000万,总价值约1亿。
为了不再被“技术卡脖子”,长城这座安全试验室是首家全球车企自研试验室,全球主机厂首个具备主被动结合测试能力的自研试验室。其中移动旋转刚性壁障完全自研,在自主品牌里是第一个,120吨的测试设备,四面可以安装不同的碰撞壁障,平时固定在上面不拆卸,需要的时候1分钟以内实现碰撞场景的切换。长城完全自研牵引系统,最大速度120km/h,从硬件选型、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调试进行了自研,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领域全面自主创新的主机厂企业,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并已申请11项国家专利,长城汽车认为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三、 从关税战到标准战:中国汽车的全球破局之道
2024年5月,美国将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关税由25%提升至100%。2025年4月,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一份针对232条款的相关事实清单中提到,“中国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
关税壁垒挡不住真正的硬实力,魏建军在一档访谈节目中感慨道,“谋求全球化发展,是汽车产业的天然属性。推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就是我们这一代汽车人的使命。汽车这个赛道很漫长,不能看短、看小利。”
技术是最好的全球化语言,长城汽车是国内首个成功开发横置9DCT变速器的品牌,并且是唯一一家具备纵置9AT、9HAT变速器自主研发能力的整车制造企业。同时,作为中国越野的先驱和普及者,长城不仅拥有完善的越野产品矩阵与汽车越野分级标准,为适应越来越细分化的发展格局,长城又再给越野圈上强度,其左手Hi-T、右手Hi4-Z,落定长城全域越野技术版图,充分兼容不同用户城市出行与越野需求。
凭借着技术和产品的硬实力,2024年末,长城汽车销售新车135,286辆,同比增长20.25%。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42,265辆,同比增长41.55%;海外销售41,293辆,同比增长23.35%;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5,475辆,同比增长56.22%。
面对广阔的全球市场,从抵达到生根,还需要中国车企坚守“生命防线”,不吹嘘一步一脚印的务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