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召回信息显示,国内各汽车生产企业共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233次,涉及品牌67个,共召回缺陷汽车791.17万辆,召回数量较去年的1200余万辆下降明显。同时,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召回数量首次回落至“千万”量级以下。
从2019年的汽车召回总体情况来看,汽车缺陷问题相对集中,并以发动机、气囊和安全带总成召回的次数最多。其中,涉及发动机相关问题的召回达到49次,占召回总数的21%;因气囊和安全带总成问题共召回47次,占召回总数的20%。而有关传动系统、电气设备总成、车身总成这几部分的召回次数也占召回总次数的35%。
德系品牌召回量“当仁不让”
根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各国别车型的召回数量中,德系品牌无论在召回次数还是在召回数量来说,都当仁不让的领跑其他国别车型。
2019年,德系品牌的召回数量占到召回总量的41.16%,全年的召回次数也达到87次。其中,奔驰在5月27日因悬架问题召回571496辆汽车为当年单次数量最多的召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召回也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在收到反映此问题的缺陷线索后,市场监管总局立即组织开展缺陷调查和评估后通知生产者实施的召回。
其他国别车型来说,以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为代表的其他欧洲各品牌,在召回数量上占到全年召回总数的17.45%,召回次数为36次。此外,2019年,日系品牌的召回数量也占到了全年召回总量的17.65%,召回的次数也达到41次,其中,曾以质量过硬著称的雷克萨斯因高田气囊、轮胎、制动、支撑杆等问题共有6次召回,召回车辆合计28883辆。
美系、韩系品牌的召回数量则分别占到召回总量的9.87%和6.06%,召回次数分别为28次和4次。这其中,北京现代途胜和东风悦达起亚KX5由于此前因“机油增多”问题所采取的召回措施效果不佳,再次分别召回400377辆和69324辆而引起广泛关注。
国内各自主品牌在2019年共计实施召回37次,召回数量占全年召回总数的7.81%。其中,猎豹汽车因制动问题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召回其猎豹CS10车型147136辆;长城汽车因外后视镜问题自12月15日起召回哈弗H2s汽车,共计62655辆;上汽通用五菱因离合器问题分别在6月和8月召回部分宝骏530/730/560等车型,共计52338辆;上汽荣威RX5因制动问题召回10570辆。
总局连发文加强新能源汽车召回管理
2019年对于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方面,由于部分造车新势力的安全事故在这一年频发,导致本就对于新能源车缺乏足够信心的消费者心里更加没底。另一方面,自带光环的特斯拉在国内的投产上市,也让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充满挑战,而蔚来在受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影响下所召回的4803辆ES8,也开启了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召回先河。
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促进新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在2019年3月出台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0月,为强化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召回监管,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出台了《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通知》和《补充通知》的相继出台,不仅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监管和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体现了主管部门对于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
写在最后:2019年已成过去,中国汽车销售市场在这一年的持续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各个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在萎缩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突破,关键在于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加强品控管理。而一旦出现问题时,不回避,不隐瞒,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工作,切实履行产品安全主体责任,及时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扩大市场,赢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