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日产为进军拉力赛事,推出了Buff拉满的日产Pulsar GTI-R车型参战WRC的A组赛事,但结果却并不乐观,官方将原因归咎于轮胎附着力不足以及散热器布置方式等问题,但笔者根据现有资料来看,则认为其ATTESA全轮驱动系统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ATTESA究竟是Buff还是Debuff?
这套与GT-R同名的四驱系统,曾被外界广泛宣传为调转了180°的GT-R ATTESA E-ST(笔者在此前的《被冠以“GT-R”之名的马自达323一款不应被遗忘的拉力车(技术篇)》一文中也受此误导),并将其严重“转向不足”的特性归咎于此,但从官方资料来看,ATTESA E-ST必须要说一句“这锅我不背”。
事实上,ATTESA是日产专为旗下横置平台研发的四驱系统,而GT-R所采用的则为其变体ATTESA E-ST,二者存在本质不同。
(pulsar GTI-R的ATTESA)
从这张早期的宣传图来看,ATTESA的轴间差速器与后轴驱动齿轮嵌套在前轴上,动力流首先会促使粘性联轴器壳体旋转,借由与其相连的开放式行星齿轮差速器驱动前、后桥。
(GT-R R32的ATTESA E-ST)
这意味着pulsar GTI-R的ATTESA为纯机械全时四驱,有效状态下动力分配为固定的50:50,与加入了先进电子系统,并以后驱为主的ATTESA E-ST适时四驱系统相比,存在天壤之别。
(pulsar GTI-R FIA认证文件的四驱简图)
拉力赛中高效的四驱系统最为关键,但pulsar GTI-R的ATTESA并非如此。
pulsar GTI-R的ATTESA在前后车轮附着力产生差异时,动力会首先流向阻力更低的一侧车轮,在联轴器内部硅油受热膨胀后才会产生限滑效果。
动力再多,无法有效输入至地面也是徒劳。
配备黏性联轴器的ATTESA,在轮胎附着力随时可能变化的拉力赛场上,动力一定会流失,扭矩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前后分配。
对于以计时成绩作为结果的拉力赛而言,每一秒的动力流失都会变为与对手之间逐渐拉大的劣势。
这套系统还造成了pulsar GTI-R经常为人诟病的转向不足问题。
出弯加速阶段向后部转移的荷重,将导致前轮受到的滚动阻力减小,使更多的动力流向于此,占用前轮更多的纵向附着力,无法产生使车头偏转的侧向附着力。
这令车手无法更早开油,将更多时间浪费在了转向上。
而对于路面附着力较低拉力赛而言,更需要车辆产生一定偏航角,对抗转向时产生的离心力,以求实现更快弯速,也就是与其特性相反的转向过度。
倘若搭载ATTESA E-ST系统,则pulsar GTI-R的动态会呈现中性转向,并非转向不足。
(蓝旗亚Delta HF的中央差速器)
横向对比同时期的拉力赛车,蓝旗亚Delta HF与马自达323 GT-X虽同为横置前驱平台下的纯机械四驱结构,但可依据前后轮速差进行小幅度前后轴扭矩分配,在前轮轮速更高时,将更多动力输出至后轮,使车身动态更加灵活,对比pulsar GTI-R优势明显。
而此后私人车队采用欧洲版前驱车型pulsar GTI(sunny GTI)在1995赛季与1997赛季N组赛事中的冠军表现,也印证了笔者的猜想。
结语:
尽管日产pulsar GTI-R的赛场表现不佳,但凭借当时GT-R R32与WRC赛事的巨大人气,在未上市阶段就获得了广泛的市场关注,并取得了尚可的市场成绩,强大的动力、更强的车身刚性外加更适宜铺装路面的四驱系统,使其获得了部分车迷的青睐。
(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