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在搞明白赛车执照的那些事后,笔者的车手养成计划可以进入第二阶段:技能学习与掌握。这一过程的艰辛远超出预料,很多看上去很简单的操作,在实际操练中却要付出很多时间与汗水。
首先来说,熟练掌握手动挡车辆驾驶,这就是横在面前的头一座大山。虽说当初也有三年的手动挡驾龄,但时隔这么久,重新熟悉离合找结合点、熟练加减挡、协调双脚与右手的协同,这些真不是想当然的事。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就不再赘述了。赛车驾驶中一些操作与生活中驾驶的方法截然不同,这些才是需要重点掌握练习的技术。
第一是换挡,加减挡的操作各有门道。在一些赛车的电影或游戏中,经常会看到车手在发动机转速接近红线时才加挡,其实这样的操作并不完全正确。拉高转速是为了输出最大动力,但实际上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输出,必须在特定的转速区间内。
就如上图所示,转速超过4200后发动机的扭矩输出是会降低的。所以在加速阶段,只要注意在最大扭矩输出的末端在加挡即可,另外需要熟练加挡动作,迅速完成。
减挡时,这里需要学习一个新动作:跟趾,相信这个词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
所谓的跟趾,其目的就是完成降挡补油,空踩油门使发动机的转速与挡位匹配。在日常驾驶中,新司机在紧急减速降挡后,车辆会有顿挫感。而在赛车时,传动系统受到巨大的冲击会破坏车身平衡,影响姿态稳定。更严重的话,变速箱的转速远高于发动机的时候,驱动轮可能会出现返拖力而锁死,造成车辆失控。因此跟趾动作是一名车手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至于跟趾动作怎么做、如何练习,这个是商业机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网上有详细的教程。
家用车的刹车踏板要略高于油门踏板,并且两者间的距离远近、虚位大小都不太适合练习,这时就需要自己动手改造一下。
跟趾动作讲解很简单,关键是熟练掌握,难点是右脚在踩刹车的同时,精准补油至合适的转速,并且刹车的力度也得保持住,这就需要大量时间实地练习了。
赛车操作技术熟练后,就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赛道驾驶技术了,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弯道行驶。
弯道行驶简单来说就是“外-内-外”,说的是车辆通过弯道时的路线:接近弯道(外)进入弯道(内)出弯(外)。
比赛中如何跑得快(用时少)是取胜的关键,所以在速度上自然要尽量保持高速,“外-内-外”的过弯路线能让车辆以最小的速度损失通过弯道,可以说这一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实际比赛中过弯路线的选择也要灵活。通常比赛中车辆性能相差无几,车手们比拼的技术很大程度会在弯道上体现出来。除了一些小度数的弯道可以不用减速外,车辆过弯的过程也是一个减速再加速的过程。
以U型弯为例,“外-内-外”的APEX点通常也会是动力上的临界点,在这之前属于减速入弯的阶段,临界点之后就属于加速出弯的部份。比赛中如果两车先后驶入弯道,前车采用“外-内-外”路线,后车想要超越前车,则可以采用“外-外-内”的跑法,因为此种路线明显出弯时的加速段更长。若前后两车性能与技术相当,后车只能跟着前车进出弯道无机会超越。若后车性能、技术稍占上风,则可以凭借更快的出弯速度来超越前车。
最后还有一个驾驶习惯上的不同要说一下。生活中开车转弯时,减速降挡的动作是在入弯的同时完成,不知道其他人是否这样,笔者就是这个习惯。但在驾驶赛车时,降挡要在入弯前的直路上完成,选择好合适的挡位再入弯,并且弯中可能还需要不断用油门或刹车来微调车速和走线。
了解了以上这些重点,经过刻苦练习熟练掌握后,就算是迈入初级车手的大门了,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上赛场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